光明日报:“洋文凭工厂”拿什么终结你
昨(20)日正式啟用,台南永康5.0MW/5.3MWh儲能案場,為三方合作的第一個示範案場。
此刻,美國參眾兩院再次通過軍援台灣及抵禦中國威脅的法案,送到拜登桌上等待簽署,或再為美中兩國關係蒙上陰影? 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研究學院副教授蘇立文(Jonathan Sullivan)表示,目前白宮認為提高台灣的自衛能力是當務之急,即使這意味著惹怒中國。該法案又表示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特定主要非北約盟國」資格及軍售台灣 該法案授權為台灣打造包含彈藥及其他「合適防衛武器」的「區域應變軍備庫」(regional contingency stockpile),即在台灣儲存彈藥的計劃。除此之外,該法案又授權美國總統動用「總統撥款權」,每年從美國防部庫存挪用至多10億美元提供台灣「超額防禦物資」( excess defense articles, EDA)或其他服務。台灣國防部智庫「國家安全研究院」蘇紫雲研究員告訴《BBC中文》稱,美國國會此刻通過提供軍援給台灣的原因,可以依照美國務院公開的資料來解讀。Photo Credit: BBC News 但是,該授權法案僅訂定開支項目,最後撥款金額仍要視後續撥款法案而定。此外,該法案並賦予台灣與北約(NATO)南翼與東南翼國家、特定主要非北約盟國及菲律賓等國家相同的待遇。
該《國防授權法案》總額近8580億美元,打破記錄,當中的涉台項目引發兩岸三地關注,北京已經表示強烈反對,並稱會採取嚴厲反制。在此框架下,台灣能優先取得美國「超額防衛物資」。任何人只要稍具商業常識,拿張證照,就可以開始碳盤查、碳足跡、碳中和、碳資產、碳交易相關的業務。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怪現象四:售電業成弱勢族群 買綠電夯,蕞爾小島上只有一家綜合電業,卻有三十家再生能源售電業,搶商機之意圖不言而喻。祝你新年快樂,我們明年見。吃定現在的電網是上古神器,台電一時半刻來不及升級,饋線蟑螂在可預見的未來將隨時準備出來覓食,跟你家的蟑螂一樣,常伴你左右。文:楊雅雲(受到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啟發,2009年大跨度轉行到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領導莫拉克風災校園重建—那瑪夏民權國小重建工作。
由於電動車及儲能市場大爆發,導致鋰價瘋漲,很多公司開始囤積鋰礦,幾家電池大廠陸續買礦並擴大產能,以因應未來市場需求。本文經綠學院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揭開能源大黑箱:一度電產生多少二氧化碳,台電是怎麼算出來的? 台電當「綠電大盤商」,對再生能源市場是福是禍? 強力逆襲固態電池界的「胖子鈉電池」,背後的技術與原理是什麼? 電業自由化的三大誤區:有了電力交易平台後,電費就會變便宜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歡迎你到綠學院官網註冊成為用戶持續取得行內人的工具及資源。這是千年一遇的大機會,願我們直面真實世界複雜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問題,不為愛地球、不為下一代、而是為自己而戰。稀有的大跨度整合型專家,專業領域包括新能源、智慧電網、電動車、儲能、節能、循環經濟、綠建築,擅長把最專業的綠色科技行話,翻譯成最淺的白話文說出來。整個市場成為碳權賭城,充斥著賺一票的投機氛圍,在可預見的未來,只怕受害者將會更多。
不過,除非是技術專業或是能完全掌握創始團隊的動機,否則很難判斷電池新創公司宣稱「2025年量產、達到GWh量級規模」是真是假。雖然電能轉直供制度稍有調整,但是夾在用電大戶與再生能源發電業兩個大牌客戶之間,又沒綠電可賣,即使開發各種科學模型展現專業,提供各式加值服務,大多數時間仍然只是免費教育培訓機構及保險公司。在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如果只是想靠投資儲能概念股賺錢,風險太高,饋線蟑螂靈機一動,算準沒有饋線,儲能的電就送不回台電,於是紛紛爭搶饋線,回頭跟儲能公司索討佣金,真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售電業主要功能為理解整套再生能源的制度與限制,調整雙方的期待,滿足供需雙方需求。
因此,誰才真正具備實力生產電池,而誰只是靠著漂亮的簡報生產電池,都成為業界茶餘飯後的話題。怪現象三:電池公司搶募資 若要用一句話形容綠色產業裡的電池公司2022年在忙什麼,就是搶錢、搶礦、搶產能。
怪現象五:我敢發誓 面對高舉碳中和大旗的國際供應鏈淘汰賽、貿易壁壘,企業顧不得到底是否有綠電可買、是否有碳中和解決方案、公司文化是否已經準備好面對低碳轉型,人人搶著出來誓言達到碳中和。這個壓力可以預期會一如往常地落到台電身上。
面臨全球化時代的終結、地緣政治崛起,在亂世中發展綠色產業,自然產生一堆各種稀奇古怪的求生伎倆資源轉換的過程正是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衛報》《資本的形式》書中所說的資本轉換,比如一個人在文化上的資本(在文化中被認可的知識能力)可透過取得學歷、高薪工作與高層級職位獲得經濟資本(累積財富)與社會資本(拓展人脈)。像社群行銷、流量經濟、話題行銷至網紅經濟等,皆透過媒介資源轉變為經濟或社會資本並影響其他領域的過程,是屬於媒介化較淺而易顯的運作軌跡。另外與理科太太同樣身為知識型網紅的滴妹,以大學科系的專業背景先是在YouTube上拍攝英語教學,如今也斜槓飲料店,開創新的商業模式。這也就是說,角色代表的社會身分可以透過生產「機會獨享」(opportunity hoarding)(ref. 1)的機制來鞏固自身利益,也就是透過界定、安排特定角色對於接近、使用某些社會資源的資格與權力,來排除他人共享資源利益的機會。若僅就線上課程一事而論,在網路科技發達之際,以「線上課程」為媒介將線下事務搬遷至網路平台上異地進展,已不足為奇。
舉例來說,社群媒體如FB、IG的介面特性,促成民眾在外出遊玩時以「圖像」為主要分享媒介。文:陳浩瑞(世新大學新聞系) 近期理科太太上架自身諮商經驗談的「諮商筆記」,為一種網紅以線上課程形式斜槓非專業領域的案例。
早期的網紅也類似於此,但在網路社群發展成熟與商業化機制深化下,網紅角色顯然超越過往定義,從透過網路分享資訊給粉絲的資訊中介者,轉為創造自身媒介產品的生產者、自媒體(We meida)角色。而理科太太,生物醫學工程是她原先的專業,最初與走紅時的影片確實也以科學角度出發為主,但隨媒介資源逐漸累積,也嘗試跨界經營,包括拍攝廣告、主持節目、販賣保健食品到這次的諮商筆記。
網紅的角色模糊 在傳播領域內若提到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多半會憶起兩級傳播理論(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在此意見領袖的角色是中介政府或大眾媒介資訊給追隨者。以社會學的角度觀之,人與人間的關係是由社會結構所界定,社會結構安排了個人與他人的水平或垂直關係,能提供人們如何行動的參考,並形塑社會當前的運作方式。
網紅的角色跨界 媒介化的脈絡化效應使網紅在擴大媒介資源的同時,逐漸擁有試探邊界的資本,嘗試跨出走紅時的背景或專業領域,除館長跨足各領域外,許多藝人開設服飾店、自創品牌亦是,只要有人氣、有人支持到有人買單一切皆合理,正是當今流量為王的生態。比如館長陳之漢,從開設健身房、分享健身專業知識發跡,至現今能以直播傳遞自身對各領域、各類議題的想法,並發揮影響力,甚至讓許多政治人物透過上他經營的節目拉抬選舉聲勢。除了各類限制,角色也允許其所有者獲取相對的權力與合法性,比如被風紀股長紀錄違規時不甘但也無可奈何的處境,便是角色讓身旁同學擁有管理班級的資格與正當性。也就是說,專業資格在程度上定義與評價了個人能否勝任某些事務,但提供個人可否行動的基準更來自社會角色──一套社會結構施加於個體身上所形成的角色正當性論述。
但在此次的線上「諮商筆記」課程爭議中,網紅開課還讓過往「須經領域內專業訓練,甚至考取執照才得以開班授課」的標準受到挑戰。Photo Credit: 中央社 館長陳之漢(左)從開設健身房、分享健身專業知識發跡,至現今能以直播傳遞自身對各領域、各類議題的想法,並發揮影響力。
上述網紅挾帶「流量資本」發展異業的現象脈絡或許與當今傳播深入生活、加深媒介化有關。在此案例中便是認為男孩父母身為的「家長角色」應該管住小孩,並教導他適當言行舉止,若男孩父母任其咨意妄為,則可能因未扮演好社會對其角色的標準而遭受譴責。
在媒介化的發展之下,不同社會場域中的行動者也會將此媒介運作的邏輯,內化為一套對訊息處理與看待事物的系統性思維,藉此獲得媒介的資源並利用於其他的場域內。這也呼應社會學者Couldry研究中指出媒介是一「後社資本(meta-capital)」,能產生跨場域效應的主張。
這種科技特質也反過來建構出當代旅遊景點的設計思維:店家設計網美牆作為宣傳,景點提供一條龍讓客人能在IG上發出美照的套裝行程。簡言易之,在傳播與生活緊密扣連的當代生活,擁有媒介資源的人事物,能以資本轉換的形式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何謂社會角色? 想像在餐廳遇見一位小男孩大吵大鬧,你會期望他身旁的父母如何應對,是柔聲勸導抑或嚴厲謾罵?不論何者,這種預期或期待正是社會學中對角色(role)的解釋:「加諸於角色身上的一整套信念、價值、態度和規範」資源轉換的過程正是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衛報》《資本的形式》書中所說的資本轉換,比如一個人在文化上的資本(在文化中被認可的知識能力)可透過取得學歷、高薪工作與高層級職位獲得經濟資本(累積財富)與社會資本(拓展人脈)。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館長陳之漢(左)從開設健身房、分享健身專業知識發跡,至現今能以直播傳遞自身對各領域、各類議題的想法,並發揮影響力。這也就是說,角色代表的社會身分可以透過生產「機會獨享」(opportunity hoarding)(ref. 1)的機制來鞏固自身利益,也就是透過界定、安排特定角色對於接近、使用某些社會資源的資格與權力,來排除他人共享資源利益的機會。
除了各類限制,角色也允許其所有者獲取相對的權力與合法性,比如被風紀股長紀錄違規時不甘但也無可奈何的處境,便是角色讓身旁同學擁有管理班級的資格與正當性。像社群行銷、流量經濟、話題行銷至網紅經濟等,皆透過媒介資源轉變為經濟或社會資本並影響其他領域的過程,是屬於媒介化較淺而易顯的運作軌跡。
這種科技特質也反過來建構出當代旅遊景點的設計思維:店家設計網美牆作為宣傳,景點提供一條龍讓客人能在IG上發出美照的套裝行程。但在此次的線上「諮商筆記」課程爭議中,網紅開課還讓過往「須經領域內專業訓練,甚至考取執照才得以開班授課」的標準受到挑戰。
最新留言